亲爱的绵阳水文中心党总支:
您好!
提笔写下这封信时,我们刚从村民家走访回来。山里的夜晚格外宁静,而我们的心里却装满了这一年来在党家沟村的点点滴滴。2024年8月,我们带着您殷切的期望,来到平武县江油关镇党家沟村。从机关单位到田间地头,从水文测报到家长里短,身份转变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始终告诉自己,驻村不仅要“驻”下来,更要“扎”进去,这段路,我们走得踏实,也走得温暖。
还记得刚来时,村里的党组织凝聚力还不强,集体经济也缺乏“造血”能力。我们把建强支部作为首要任务,规范组织生活、完善议事机制,带着党员一起学习新思想、新政策,组织大家开展义务劳动和政策宣讲。让党员在实践中亮身份、显担当。渐渐地,党员的积极性提起来了,党支部真正成了乡亲们信赖的“主心骨”。
真正走进农户,我们才体会到什么叫“远”,什么叫“散”。全村八个社、三百多户人家星星点点散落在33.8平方公里的山沟里。去最远的农户家,单程要走两个多小时山路,鞋底磨破、汗水湿透是常事。但正是这一路的脚印,让我们真正读懂了这片土地——山硬、水甜、人更实在。
这一年,我们坚持“户户到、人人访”,走遍全村334户,访遍896人,动态完善了62户脱贫户和监测户的 “一户一档”资料,绘制了动态“监测路线图”,确保不遗漏一户、不落下一人。唐大爷重病,我们帮他申请大病救助、办理低保,联系镇卫生院上门体检。他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说:“没有你们,我真不知该怎么熬过来。”这句话,一直感动并激励着我们。
汛期时,我们发挥水文专长,密切关注雨水情,及时传递信息、连夜转移群众;旱季缺水,我们不仅协调送水、勘探水源,还为村民检测水质,让大家喝上放心水。这些事看似琐碎,却是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也成了我们走进他们心里的路。
节日,是我们和村民情感升温最好的契机。重阳节,我们策划了“孝满党家沟,爱暖夕阳红”活动,请来医生为老人义诊,邀请全村长者齐聚一堂共享盛宴,在欢声笑语中传递敬意与关怀;妇女节,我们聚焦女性健康举办知识讲座,并为村里的巧妇能手、孝顺媳妇隆重颁奖,表彰她们在家庭与乡村中的付出;儿童节,我们为孩子们组织趣味活动,并送上新书包和文具。慢慢地,乡亲们不再把我们当“外人”,老远就招呼我进屋坐坐、拉拉家常。
农产品销售难,是村民增收最大的“拦路虎”。曾大爷家核桃滞销时,急匆匆来找我们。我们请专家为他家的老核桃树提供改良指导,还组建助销小组,搭建起“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络,春日摘枇杷、盛夏捡鸡蛋,秋日打核桃、冬日卖猪肉。截至目前,已帮村民卖出农产品总价值超12万元。曾大爷常常拉着我们的手说: “你们比自家孩子还贴心!”看到他脸上的笑容,再累也值得。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美环境”,更要“强治理”。我们争取资金30万元,修复了五村联片的部分引水工程,新建了通社道路和蓄水池,彻底解决了几个社长期以来的“用水难、出行难、运输难”问题。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清理垃圾、美化庭院,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协助村“两委”制定《村规民约》,建立“道德积分”,筹建“积分超市”。建立招工信息发布渠道,帮助3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回望这段时光,我们并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是努力把一件件民生小事办实、办好。如今,党家沟村已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村民的幸福感变成了脚下平整的路、家里甘甜的水,和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但我们深知,乡村振兴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这片土地的产业基础仍需继续夯实,青年劳动力外流问题亟待破解、村级治理精细化水平还要提升,这些都是接下来要啃的 “硬骨头”。
请中心党总支放心,我们定将牢记初心、担当使命,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为中心,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党家沟村的山路会越走越宽,乡亲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请期待我们接下来的答卷!
此致
敬礼!
绵阳水文中心驻党家沟村工作队
202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