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监督电话:028-65523273
X
雨情分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11月5日,渠江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监测预警复盘总结会在巴中水文中心顺利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25年度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实战经验,系统梳理监测预警体系运行成效,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渠江流域防汛抗旱指挥部、四川省渠江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监测预警中心(达州水文中心)、广安水文中心、巴中水文中心、巴中市水利局、巴中市气象局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及技术骨干出席会议。

一、 复盘总结:数据支撑,检验工作实效

会议基于详实的数据分析,系统总结了2025年渠江流域水文特征,重点研判了流域面临的"前枯后丰"严峻形势。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和量化评估,全面掌握了流域监测预警体系运行状况,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预警成效显著:依托全流域立体监测体系和智能化预警平台,实现关键洪水过程平均提前48小时开展预警预报,精准预报洪峰,影响范围与持续时间,为防汛决策争取主动;及时开展旱情监测预警,有效保障流域供水安全。

联防机制高效运转:在10月17-18日洪水防御期间,巴中、达州、广安水文中心协同作战,实时共享雨情水情信息,精准报送双滩电站、江口电站入库流量数据。科学调度五座水电站,采取错峰控泄等措施,提前腾库7200m3/s,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科技应用成效突出:水利测雨雷达、无人机巡测、河道洪水演进仿真模型等新技术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山洪易发区等重点区域的预测预报精度;水情会商平台初步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全链条闭环管理。

二、 聚焦短板:问题导向,夯实工作基础

会议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短板:一是监测站点布局不够完善,存在覆盖盲区,部分区域监测数据缺失,影响了数据整体覆盖面和精准性;二是数据共享机制建设滞后,部门间数据互通存在梗阻,制约了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效能;三是预警信息传达效率需优化,现有流程存在信息传递延迟或不到位等问题,对应急响应时效性造成一定影响。

三、 规划未来:智慧升级,增强预警能力

会议安排部署了2026年流域联防联控监测预警体系的重点工作:一是完善立体监测网络,优化站点布局,重点加强山洪易发区和中小河流监测;二是推进数据资源共享,打通部门壁垒,实现监测数据实时互通;三是强化"四预"能力建设,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洪水演进模拟精度;四是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强化联合会商、联合调度,加强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将水旱灾害联防联控预警工作与服务地方紧密结合起来。

四、 强化责任:履职尽责,筑牢安全防线

渠江流域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同志强调,要深刻认识气候变化对流域防灾工作带来的挑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树牢底线思维。要以此次复盘为契机,深入查摆问题,真正将经验转化为能力。下一步要重点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协同配合,提升科技支撑水平,推动流域防灾体系向现代化、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与会代表表示,将以会议要求为行动指南,压实工作责任,狠抓任务落实,共同提升渠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保障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