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成都市迎来近年最强降雨过程,在几轮降雨强度大、历时时间长、洪水量级大的暴雨洪水过程中,成都市境内15条主要河流出现了49站次超警戒水位,18站次超保证水位的洪水,这导致多个水文监测站点设施设备被冲毁,对汛期水文测报、水情信息传输造成直接影响。为准确复核抢测到的第一手水文数据,及时收集相关洪水资料,保证防汛信息传递畅通,提升洪水灾害预警能力,成都水文局全体干部职工发扬连续奋战精神,迅速开展洪水洪痕调查、水尺水准大断面测量、测报设施设备检修、水毁设施设备修复、预警预报分析总结、仪器比测率定等工作,为迎战九月可能发生的大洪水做好准备。
洪水刚刚退去,成都水文人便马不停蹄地进行洪痕调查工作,为后期洪水成因、暴雨洪水规律分析及后续区域暴雨洪水防御、水文预警预报、社会经济服务支撑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烈日高温下,洪水痕迹容易消失,因此更要抓紧时间做好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调查中,工作人员用准备好的红色油漆和标牌,在涉水建筑的墙面上喷上了标记,标注了洪痕点位置和日期。“这个标志对当地老百姓有很直观警示作用,大家一看就明白,2020年8月16日,大邑的水淹到了这里。”正在做洪痕标记的大邑测报中心负责人张超说。
洪水过后又迎来了高温天气。各测报中心职工顶着烈日,扛着测量设备奋战在河边。补打水尺,站房清淤,清理观测道路淤泥、柴草,清理铅鱼上挂的漂浮物,维修雨量器,缆道打油,水尺高程、水准点校测,数据录入整编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丝毫没有因为洪水的退去有任何的松懈。
水情预报室根据实测流量数据,修订各水文(位)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并上传四川省水情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更准确的实时水情信息;根据实际洪水过程,结合受灾情况,复核各水文(位)站警保水位,为下一步防汛救灾决策提供依据;根据实测数据修定各水文(位)的预警预报方案,提高预警预报精度,为以后洪水预警预报做好准备;收集降雨、水位、流量等资料,复盘洪水发生过程,总结水情预警预报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和不足,对水文(位)站、雨量站的布局和规划提出整改完善意见。
暴雨洪水虽然过去,但防汛战斗并没有结束,大面积被损毁的设施设备必须赶在下一次大雨来临前修复。水文建设室及时到各测报中心和驻测站,对测流缆道、控制台、雷达波流速仪、发电机、遥测水位雨量系统等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在排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对损毁设施设备进行了及时的修复,截至目前,全局各测站设施设备抢修工作基本完成。
资料整编是获得准确水文数据的关键,将每天所测数据进行审查、整编,做好日清月结,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水文测验的精准度,也为洪水预警预报及时打好基础。几轮洪水过后,大量的水文数据需要整理,水文监测室积极指导、协助各测报中心和驻测站对测验资料进行计算、整理、复核。近期成都局正抓紧为成都市24个重要防洪点位测量断面、水位、流量,率定水位流量关系线及制定警保水位。同时为保证测流精度,我局在都江堰水文站对近50台转子流速仪进行检查、比测率定工作。
战斗的八月已经过去,新一轮的降雨即将来临,防汛要常备不懈。成都水文人将永葆经受了风雨考验的忠诚和担当,坚守每一条江河,当好防汛抗洪战场上的“耳目”和“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