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水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全国水利、水文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水利厅党组“3226”工作思路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旗帜鲜明地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落实“项目建设年”和“改革创新年”目标要求,抢抓“三年上台阶”向“五年大发展”迈进的关键期,着力构建现代化水文站网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信息服务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四川水文现代化建设。
一、聚焦“三道防线”建设,持续建立完善的现代化水文站网体系
1.加快推进“三道防线”建设。加快推进“第一道防线”建设,配合厅防御处加快推进乐山市金口河区、峨边县、凉山州甘洛县3部测雨雷达组网建设试点相关工作,着力做好山洪灾害重点区域测雨雷达规划建设前期工作;密织补齐“第二、第三道防线”建设,以“十四五”中央第二批项目建设为重点,力争在2024年12月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同时,按照水利部关于推进水利工程配套水文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技术指南要求,积极推进水利工程配套水文设施建设,着力提升站网密度,进一步完善站网体系。
2.做好水文项目规划和储备。按照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要求,加紧组织编制水文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储备项目(2024~2030年)实施方案,重点加强水文测站补充完善、水文测站提档升级、水文巡测基地及应急监测能力、水资源监测能力及水文业务系统等5个方面。各地区水文中心要按照“2+5”年(即“十四五”后两年和“十五五”五年)两个关键时间节点,抓紧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二、聚焦科技创新,持续建立完善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
3.强化数据成果应用,落实水旱灾害防御5个“3”要求。对照“30秒内实现全流域洪水预报”,进一步完善水情预报机制,按照省中心、流域中心和地区中心分级,短期预报、中期预报、长期预报分期,预测、预报、预警分类,以“清单式、责任制”明确各级预报任务,拓展预报节点,加强预报方案编制率定,提高精准度。对照“3阶段梯次洪水预警”,加强水文气象耦合预报,优化“3天预报、3天预测、3天展望”,强化实时数据和预报成果共享力度。对照“3分钟多场景调度预演”和“预案上实时生成3个方案”,加强预报成果与水利一张图、动态洪水风险图融合应用,强化多源数据融合应用,建立历史洪水场景知识图,利用场次洪水做好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一维及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的检验率定。对照“提供3个智能服务”,加强流域和区域产汇流特性分析,地区水文中心要结合防御对象、流域特性和水文规律选择1~2个代表性强的流域开展试点研究。
4.强化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应用。根据断面情况及水沙特性,确定超标准洪水、高、中、低水及小水等不同流量级下的测验方案。超标准洪水可采用无人机搭载雷达流速仪方式,中高水可采用非接触式雷达波、视频解析、侧扫雷达、比降面积法等手段,低水、小水和生态基流应尽量采用水工建筑物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在线推流,或采用声层析、时差法、小流速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实现全量程自动监测。泥沙监测可采用量子点光谱、光电测沙仪等实现自动监测。积极探索开展川西高海拔地区冰雪雨量及高原河流等特殊条件下的自动在线监测方式。
5.扎实做好迎汛备站工作。4月底前完成各项备汛工作。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扎实做好水文测报方案、测站超标洪水测报预案、测区巡测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开展超标洪水应急测报预案演练。深入开展“一站一策”分析研究,因地制宜做好测验方案比选和新仪器新设备比测率定工作。坚持极限思维、底线思维,强化汛期洪水监测,加强值班值守,密切监视雨水情变化,确保在极端条件下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报得及时。
三、聚焦守牢“底线红线”,持续建立完善智能高效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体系
6.强化支撑水旱灾害防御。强化流域联防联控水文监测预警,加强趋势分析研判,扎实做好“超前、滚动、精细”预警预报,努力延长预见期、提高精准度。加强预报新技术研究,持续开展洪水演进分析,做好洪水复盘检视,及时总结经验。强化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分析,有力支撑“大水调”机制。持续优化水旱灾害决策支持系统,推进预报方案编制、率定、预警预报制作发布的预报调度全链条闭环式快速响应,实现水文预报预警自动化、预报调度一体化、业务流程规范化。
7.强化支撑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督察机制,推进水资源督察试点。编制四川省水资源监测体系规划(2024-2025),深化水资源分析评价能力。加强水资源配置与监管基础要素调查评价成果在省市县三级水资源管理工作方面的应用,实现成果与规计、农水、河湖等多部门的共享,提升取用水监管能力和水平。推进水资源评价与管控实现数字化监管、智能化分析,协同加快推进地下水资源监管信息化模块开发等工作,全面完成地下水资源监管要素调查评价暨开发利用保护区划项目。
8.强化支撑水生态保护。加快完善“1+21”水质监测体系,全速推进新建水质实验室上岗考核、试运行和资质认定;加强“天然水”和“工程水”水质监测,做好重要江河湖库、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水生态敏感区的水质水生态监测及评价工作,持续推进九寨沟等生态脆弱区水质、水量、水生态“三位一体”水生态监测试点及黄河流域水生态监测试点工作。按照水利厅工作安排,开展农村供水水源水质监测与分析评价,保障农业和农村供水水源水质安全。
9.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2021~2023年)。加快完善“水利一张图”,通过整合升级已建水利信息系统,建成基本覆盖水文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工程和水政务的水利大系统,实现水利业务协同与智能决策。加强水文业务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融合,持续开展重点防护对象水位预报和数字孪生流域试点建设。
四、聚焦强化系统治理,持续建立完善规范高效的现代化运行管理体系
10.强化体制机制法治建设。持续加强《四川省水文条例》贯彻实施,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配合做好水法、防洪法水文条文修订工作,积极推进《四川省水文条例》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完善水文领域政策制度体系。积极配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水文方面的执法工作,加强水文监测环境和监测设施的保护。
11.全面推进水文测站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启动全省水文系统水文标准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围绕“运行管理有标准、测报能力有提升、技术应用有示范、服务地方有贡献、站容站貌有亮点、水文文化有传承”等6个方面工作要求,试点开展一批,推广应用一批,达标验收一批,全面提升水文测站管理水平。
12.持续深化“大监督”管理。强化重点工作清单式、责任制管理,完善水文系统制度建设,优化财务内控系统实现管理全链条协同,加快构建科学、法治、高效、规范的现代水文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水文管理能力和水平。
13.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和青年人才,逐步形成结构更加合理的干部和人才梯队。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培养水文专业领军人才和技术带头人。
14.加大水文宣传力度。重点加强对水文现代化建设、“三道防线”建设等宣传报道;组织主流媒体采访,持续深入宣传报道水文防汛抗旱一线、水资源水生态服务典型人物、案例;以打造都江堰百年水文站为重点,深度挖掘科技工艺、历史人文和时代价值,推动四川水文文化建设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五、聚焦党建引领,为“四大体系”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15.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四川水文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有效融合机制,结合水文行业特点,推行党建阵地标准化管理、党员教育规范管理、党建工作台账管理、党组织生活制度化管理,持续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推动四川水文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16.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推动政治监督走深走实,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加强“关键少数”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开展水文系统廉洁风险排查防控工作,确保廉洁风险可控、在控、能控;持续打造“清廉工程”,加强“十四五”规划站点建设项目的廉政监督检查。持续开展常态化审计,以高质量的审计监督切实促进各单位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7.强化作风建设。坚持作风建设常态化管理,充分发扬“刀刃向内”精神,持续开展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和“回头看”,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力求整改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类问题。开展“以下看上找问题,以上率下转作风”专项行动,不断纠治作风问题顽疾和新表象,为四川水文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