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监督电话:028-65523273
X
雨情分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导语

2024年,绵阳水文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正风肃纪、规范管理、守正创新,全面推动“效能提升上台阶”,以崭新的姿态深化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时代脉搏开启了一段加速发展的壮丽征程。在党建引领、管理优化、人才培育、技术革新、行业拓展等多领域全面发力,逐步构建出更加规范、高效、智能的基层水文现代化体系,为四川水文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绵阳水文中心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效能提升上台阶”目标,坚持守正创新、科技赋能,试“点”探索、全“面”实践,积极改造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大力发展水文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建设。

前沿探索铸就水文监测高效能

基层测站是水文基础数据的来源地,测站测验工作质量不仅决定着水文信息数据的精准度,更关系着水文服务产品的社会效应。在涪江桥水文站,绵阳水文中心充分把握其作为涪江流域重要控制站、绵阳市城市防汛窗口站的角色定位,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试点探索“全要素、全量程、全自动”在线监测优质方案。中心整合优质技术力量,抽调专业技术骨干组建课题攻关小组,为该站精心设计了一套集引水渠道、闸门和溢流堰于一体的综合推流监测方案,首次将多个独立监测单元有机整合,形成一整套监测网络。通过安装闸位计、雷达波水位计及FTU自动化流量采集终端,实现部分流量监测的实时自动化,强化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完整性;引入新技术设备H-ADCP,在渠道流量测验中监测具有代表性的分层流速用以代表全断面流速,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基于大量实测数据校验和优化流量推算模型,该套系统大部分测验成果通过相关性检查,充分验证其运行稳定性。涪江桥测验方式改革这个“点”的突破,为绵阳水文基层测站应对复杂水文环境,提升监测整体感知能力和数据质量提供了“面”的范式,假以时日推广实践和因地制宜迭代更新,水文监测方式的创新发展将催生巨大的生产效应,大大提升水文服务流域、地方水旱灾害防御和水资源管理的专业支撑能力。

现代科技赋能水情预警和资料整编高效率

绵阳水文中心秉承科技赋能、技术创新的理念,深耕水情预警监测、水文资料整编这两方面日常工作实际,积极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解放人力、提升效能。一是自主研发水雨情智能预警软件,对不同条件下的水文警讯进行提示,自动统计水情信息,辅助生成提示预警文件,增强值班人员警讯反映敏锐度,同时将预警编制时间由15分钟锐减至3分钟,助力洪水灾害防御“喊醒叫应”。二是开发水文多参数相关性分析软件,通过海量数据自动化处理,自动实现降雨径流相关延长、水文系数分析、测流方案比对等多项分析工作,原有两周人力投入成功降至18小时,进一步剔除人为误差,以科学验证取代主观臆断,确保水文资料整编准确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