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凝聚起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四川“两个跨越”的正能量,根据中宣部、省委宣传部部署安排,认真贯彻落实省直机关工委《关于广泛设立好人榜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知》(川直工委【2014】65号)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水文实际,在全省水文系统广泛开展设立好人榜活动,以激励广大干部以身边的先进典型为榜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积极践行者!
马运革,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质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四川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技术负责人。他凭借着对党和水文事业的执着追求、真挚热爱,以其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独特的钻研精神、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乐于奉献、谦虚谨慎、务实求新,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一次全省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颁发的“四川省水利普查先进个人”称号;四川省直属机关工委和四川省水利厅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爱岗敬业,积极主动
已走上业务带头人岗位的他,仍十分注重自身业务知识水平、专业技术范畴的提高和扩展,并积极投身水环境监测工作,为我省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出谋划策、建言献行。近年来,马运革同志积极参加四川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工作,负责繁重的水功能区、水源地监测能力建设及技术设计工作,参与编制了《四川省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作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专项技术负责人,他负责制定技术细则及各项规定,并多次参加培训全省及西藏自治区水利普查技术骨干,组织审核普查成果、编制完成专项普查报告并通过审查;作为技术负责人,积极组织开展全国重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限排总量核定工作,组织编制完成了《四川省全国重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并上报长委,为我省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提供必要技术支撑;参与全省水资源管理考核工作,组织制定全国重要水功能区监测方案,提出我省水功能区达标考核意见,提出全省各市(州)水功能区达标率控制指标,为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提供重要依据;积极组织完成全省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编制技术大纲、工作方案,并参加培训全省技术人员。
树立党员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把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结合本部门实际,深入基层,广泛征询意见建议,在想问题、办事情等各方面都始终坚持以四川省水环境监测工作实际现状,以各水环境监测分中心的实际需求为前提,切实为基层办好事、办实事,切实推动四川省水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先后为南充水文局、岷江水文局、雅安水文局的实验室规划、建设和搬迁工作多次深入现场、研究方案,提供技术意见建议。为全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工作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任务,先后积极会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勘查泸州、宜宾、广安、达州、南充、遂宁等城市水源地建设条件,与供水单位交换意见,提出意见建议,积极推动了我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工作。
顾全大局、临危不惧
“4.20”地震发生后,作为四川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技术负责人,心系灾区一线,马运革同志第一时间与灾区内雅安水文局取得联系,确认同志安全无恙后,积极了解灾情,冷静指导当地水质应急监测,同时主动向省局领导汇报情况,并根据灾情及灾区自然地理情况迅速制定了灾后水质应急监测方案,做好了应急监测的系列准备工作。在省水利厅统一安排下,冒着余震和次生灾害频发的危险,于灾后第二天即随应急监测车进入灾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截至5月20日解除应急监测时止,应急监测小组共监测150余个水样,应急监测车监测70余份饮用水数据,发送《水质简报》30余期,共计310份,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领导。通过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工作范围覆盖雨城区、天全县、荥经县、芦山县、宝兴县主要河流控制断面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为灾区饮用水安全以及河道水质安全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该同志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心系群众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实践着一各共产党员对党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