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与清华大学水利系联合专家组赴平武水文站,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上游多尺度侵蚀产输沙过程模型与应用”开展调研。平武水文测报中心技术团队全程陪同,全面展示了该站在水文监测能力、高质量数据积累以及服务流域发展方面的核心价值。
在平武中心技术骨干的全程引导和深入讲解下,专家组实地考察了站内各类水文测验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技术人员重点演示了用于监测水体含沙量、河道冲淤动态及河床演变等关键参数的仪器设备及其实际应用效果。详细阐释了从原始资料收集、在站标准化整编到严格质量控制的完整流程,特别强调了通过绵阳水文中心、省水文中心、长江委水文局实施的“初审、复审、汇编”三级联审机制,如何层层把关,确保水文数据的高精度与完整性。中心负责人结合丰富的流域服务实例,系统阐述了平武水文站在涪江流域防汛抗旱科学决策、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作用。
调研组实地踏勘了试验场地,并围绕试验船在涪江复杂水情下的实际应用,与平武中心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现场研讨。双方共同探讨了适用条件、优化操作规范的可行性方案,为后续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本地化依据和实地参考。
平武水文站长期、连续、高精度监测积累的涪江上游关键水情参数,是深刻解析区域水文特性与侵蚀产输沙规律的核心基础资源,下一步与顶尖科研团队的合作,将充分发挥站点的数据优势和技术专长,通过深度挖掘数据潜能,为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水文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