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监督电话:028-65523273
X
雨情分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应急是保底的防线,隐患是潜伏的危机。近期,广安市接连发生全民水库抗旱保供引水工程“3.16”生产安全事故和华蓥市严家河水源地建设工程“4.16”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教训非常深刻,引人深痛,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给水利行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案例,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的事故教训,无不深刻警醒我们:水文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常年与江河相伴,安全生产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坚决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红线。现结合广安水文中心实际和工作体会,从责任、能力、隐患三个维度,与大家交流。

一、以“人人讲安全”的自觉,拧紧责任链条

作为广安水文中心负责人,我深知肩上责任千钧重。必须带头扛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隐患亲自督办。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将分管领域的安全责任抓在手上,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严密格局。各部门负责人、测站驻守人员是本单位安全的直接责任人,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安全责任细化到岗位、落实到人头,贯穿于水文监测、水情预报、水质分析、设施维护等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 水文监测室要重点盯紧水上作业、涉水安全;水文建设室要保障设施设备安全;水质水生态监测室要严格规范危化品储存使用;办公室要保障车辆运行、用电用气安全等。唯有每个人都成为安全责任的“明白人”和“守护者”,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方能筑牢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二、以“个个会应急”的标准,锻造硬核能力

水文作为防汛抗旱的“尖兵”“耳目”,必须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测得准、报得出。广安水文中心上下必须聚焦主责主业,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以实战化、场景化标准,锤炼过硬应急本领。 一要在“训”字上求实效。针对水文测报中可能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设备突发故障、通讯意外中断、人员意外落水等险情,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贴近实战的应急演练。二要在“备”字上做足功。立足最不利情况,做最充分准备。全面梳理盘点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应急发电机、卫星电话、照明设备、备用测验设备等关键物资装备性能良好、数量充足、随时可用。要建立快速调用机制,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三要在“联”字上促协同。强化水情、监测、建设等内部部门的横向联动与信息共享,完善应急响应一体化机制。确保在重大水旱灾害事件发生时,广安水文中心应急力量能够快速响应、有序投入、高效协同,为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有力的水文支撑。

三、以“隐患在身边”的警觉,构建群防网络

水文安全隐患往往存在于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作场景中:老旧缆道钢丝绳的磨损、涉水测验人员防护措施的疏漏、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的不规范、水文站房用电线路的老化、野外作业时的雷电风险、车辆长途跋涉的疲劳驾驶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引发事故的“导火索”。治理隐患,贵在抓早抓小,重在群防群治。广安水文中心要以本次“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全面动员、全员参与,深入开展“查找身边隐患”专项行动。 鼓励每一位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化身“安全显微镜”,主动查找、大胆报告身边的设备设施隐患、作业环境隐患、管理流程漏洞和人员不安全行为。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台账,清单管理、责任到人、限时整改,严格做到“隐患不消除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让“查隐患、保安全”成为每位水文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自觉,编织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覆盖的群防群治安全网络。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安全生产月要求融入日常,人人扛责、处处防范、事事闭环,为广安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水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