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监督电话:028-65523273
X
雨情分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雅安特殊的地理地质及气候环境,给水文工作带来了诸多严峻挑战。我们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有 “天漏” 之称,地质构造活跃,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道路崎岖,晴通雨阻,暴雨又集中、河流湍急,水文工作始终与高风险相伴。统筹水文事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我们守护江河安澜、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命线,必须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将安全生产贯穿于水文工作的全链条、各环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压实责任链条,拧紧安全生产“总阀门”

在水文工作中,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责任是安全的基石。我们构建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中心领导班子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领导责任。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研究部署、带队检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分管领导具体抓、抓具体,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将主体责任落实到人,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细化到每个科室、每个测站、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具体职责、工作标准和考核要求,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尤其针对雅安复杂路况和山洪地灾风险,明确野外作业人员、驾驶员、站点值守人员等重点岗位的专项安全责任。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不得力导致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以刚性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二、深化“六项机制”建设,织密风险防控“防护网”

近年来水利部提出的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六项机制”(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为我们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必须结合雅安水文实际,全力推进贯彻落实。在“风险查找”方面,定期组织力量,常态化、拉网式开展覆盖所有水文站点、测验断面、实验室、在建工程、车辆设备以及通往站点、断面复杂险峻道路的风险排查。特别关注地质灾害隐患点、临水临崖路段、危化品储存使用等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风险研判”中,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查找出的风险点进行科学评估,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特别是针对汛期、强降雨、地灾预警期等关键时段以及偏远站点交通中断风险进行重点研判,做到心中有数。

“风险预警”要及时有效,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信息发布和传递机制。利用工作群、短信平台等,将气象预警、地灾预警、路况信息(特别是塌方、断道信息)第一时间传递至相关部门、测站、一线作业人员以及在建工程项目,确保预警信息到岗到人,让他们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在“风险处置”方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如防汛抢险、应急监测、交通事故、实验室危化品泄漏、测验人员遇险等),并强化实战演练。针对雅安山区交通、通讯易中断特点,特别完善人员物资应急保障、数据通讯应急传输预案,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启动响应,科学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最后做到“责任落实”的闭环管理,将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各环节的责任明确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实现风险管控全过程闭环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

三、聚焦重点领域攻坚,隐患排查整治“动真格”

隐患排查整治是防范事故的关键抓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务求实效。强化水文工程建设安全监管,严把源头关,针对新建、改建水文工程项目严格执行安全设施 “三同时” 制度。选址阶段进行详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交通可达性评估,规避高风险区域。设计充分考虑抗震、防洪、防雷及恶劣交通条件下的运维需求。在施工过程安全监管中,督促施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重点检查高边坡、深基坑、临水作业、特种设备、施工用电以及施工便道(尤其险峻路段)的安全防护措施,严格防范施工引发次生灾害。验收关更是严格将安全防护设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安全生产保障设施设备等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内容,不合格坚决不予通过。

筑牢水文监测安全防线,突出“行”的安全,将道路交通安全作为水文测验安全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车辆强制维护保养、出车前安全检查、山区行车安全规程(限速、控距、亮尾)。强化驾驶员安全培训,严禁冒险通行危险路段。为偏远、高危路线作业配备可靠通讯工具(卫星电话)和应急装备,必要时探索利用无人机辅助路况侦察和应急投送。在“测”的规范上,严格执行涉水、高空、夜间等危险作业监护制度。作业人员必须规范穿戴救生衣、安全绳等防护装备,配备应急救生器材。密切监视上游水情及天气突变,遇险情果断撤离。定期检测维护缆道、测船、ADCP等关键设备。在站点运维方面,持续开展水文站点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站房结构、防护设施(护坡、挡墙)、防雷接地系统、消防设施及站点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同时严守水质实验室安全红线,精细化管理危化品,严格落实 “双人双锁”、台账管理、领用登记、定量领取,剧毒、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危化品专柜(防爆柜)储存,配备通风、泄漏应急处理装置和个人防护装备。规范化处置废弃物,设立规范的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转移处置,严禁随意倾倒。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洒落、泄漏、火灾等)。

四、强化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处突“硬实力”

针对雅安灾害易发、风险高的特点,持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至关重要。预案体系要再完善,动态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针对交通中断、通讯失联、人员被困等极端场景的应对措施。应急演练再强化,定期组织贴近实战的综合性应急演练,涵盖地质灾害避险、交通事故处置、涉水人员救援、危化品泄漏控制、应急通讯联络等科目,提升协同作战和自救互救能力。联动机制再深化,加强与地方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地灾)、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医疗卫生、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应急联动机制,形成抢险救援合力。保障能力再提升,足额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救生、通讯、医疗、生活)、装备(卫星电话、无人机)和车辆,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闪失。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高水平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唯有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持续压实责任、深化 “六项机制”、攻坚隐患整治、强化重点监管、提升应急能力,才能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安全挑战,筑牢守护雅安江河安澜的坚固防线,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水文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