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揭示川西南山地独特水文现象的内在科学规律,精准把握水利科学发展前沿动态,明确水利科技创新核心攻关领域,着力促进川西南山地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成都水文中心联合四川大学、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共同成立西南山区重点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形成机理研究组。研究组聚焦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龙门山暴雨区核心区域——都江堰市白沙河流域,将其确立为本项研究的关键试点区域,并结合现有的遥测雨量站点,制定了在白沙河上游海拔1500米、2000米、2500米、3000米及以上适宜点位新建系列遥测雨量站点的初步实施方案。
为确保本次研究课题高效有序推进,7月2—22日,成都水文中心技术骨干团队毅然肩负科研使命,联合当地向导,徒步挺进白沙河上游高山无人区,面对极其复杂险峻的地形地貌、交通基础设施完全缺失、通讯联络彻底中断、高海拔生理挑战以及高温高湿的恶劣天气等多重叠加的严峻困难,技术团队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综合考量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系分布等自然要素,以及防汛监测的实际需求,精准规划站点布局,最终成功在海拔1570米、1979米和2455米三处关键位置建设雨量站点,高标准完成了研究课题首阶段雨量站点建设目标。为后续深入开展梯度降雨观测、高精度雷达测雨校对等关键研究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坚实数据基础,同时也将白沙河流域已有雨量站点的覆盖海拔上限提高了约1400米,显著拓展了流域水文监测的立体空间维度,为提升区域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的科技化、精准化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下一步,成都水文中心将继续秉持科研攻坚的勇气与实干担当的精神,向龙门山暴雨区3000米以上的无人区降雨监测发起挑战,以实际行动筑牢防汛减灾的科技防线,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水文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