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监督电话:028-65523273
X
雨情分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青衣江支流天全河波涛奔涌,河畔一座银灰色钢塔巍然矗立,双轨缆道横跨水面,行车稳定移动,雷达流速仪精准悬垂……——这是雅安水文中心天全水文站2025年建成投运的一体化水文缆道智能测流系统,正以科技之力为江河安澜"站岗放哨"。今年主汛期,该系统成功施测超800m³/s的洪峰流量,实现高洪条件下流量远程自动监测,标志着天全水文站正式迈入“全量程实时在线、自动测报”的智能化水文监测新阶段。

破传统困局,从人工到智能跨越转变

过去,天全水文站传统水文流量监测靠“人力+经验”,工作人员需临水、涉水作业,夜间、雷电、雨雾等恶劣环境下,不仅数据获取效率低,更存在较高安全风险。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在天全水文站改造提升时,雅安水文中心充分利用新设备新技术打造一套“会思考”的智能监测系统。结构创新:系统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双轨钢丝交叉支撑设计,有效克服跨河跨度大、河道坡度陡引起的缆道振动难题,增加稳定性和可靠性;设备升级:行车搭载高精度雷达流速仪和自适应调平装置,可在风雨环境中自动保持设备垂直姿态,消除缆道垂度偏差,有效提高数据采集精准度。流程再造:新系统集成“自主控制、自动测量、智能计算、实时传输”于一体,支持远程控制与无人值守操作。测流时,雷达流速仪与转子式流速仪可同步开展比测,自动定位测流垂线,实时计算断面流速分布、过流面积与洪峰流量等关键数据,真正实现“测—算—报”一站式作业,有效提高水文测报效率。

经实战检验,为防汛提供坚实支撑

2025年7月,天全河流域发生强降雨过程,天全水文站水位迅速上涨。面对这场“突击考试”,雅安雨城水文测报中心工作人员依托新建的智能缆道系统开展全过程洪水跟踪监测,在暴雨夜间环境下,远程操作测流系统稳定运行,转子流速仪实测洪峰流量超800m³/s,雷达流速仪实测突破1000m³/s,两类传感器比测吻合度达98.7%,数据通过水情信息平台实时传输至省、市防汛指挥系统,为青衣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与防洪决策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以往遇到这种夜洪、暴雨洪,监测员要在河边守通宵,数据还得人工计算、层层上报,现在系统自动盯梢、即时交卷,防汛决策效率至少提升一半!”雨城测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向智慧而行,以科技推动水文现代化

天全水文站智能缆道测流系统的投运,不仅实现了从“人工涉险操作”到“智能遥控监测”、从“被动应急等水”到“全天候全量程在线”的转变,显著提高了高洪、夜洪等特殊水情条件下监测能力与安全水平。这不仅是水文监测技术的一次跨越,更是"科技兴水"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雅安水文中心将以天全水文站为起点,持续加强智能缆道系统建设和运维管理,深化系统功能应用,让更多“智慧水文哨兵”守护雅安大地,用科技之力筑牢水旱灾害防线,全力推动水文测报向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和更韧性方向发展,为守护江河安澜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