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46秒!遥控船搭载测深仪准确测出水下断面,查勘出雁江古渡段河道水下情况,计算堰塞湖库容。水位雨量观测、大断面测量、应急水质监测、设立遥测雨量站,各应急监测小组协调联动,配合默契。沱江资阳段的“堰塞湖”基本情况被摸清了,水体污染物被找出了,整体效率比去年提升了1.5倍…这是5月20日,资阳水文中心开展的防汛演练中的一幕。
本次演练,既有遥控船、无人机等“硬核”技术的加入,也有转变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等“软件”实力的提升。应急水文测报重点突出“硬核”“软件”两大方面,让水文队伍的“软实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是资阳水文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极端天气下,不仅要测得出,还要测得准、报得快。”担任现场总指挥的资阳水文中心主任何宇说。
以现代化、智能化辅助的水文“硬核”,所展示出的效率与优势,让在场的干部群众对防汛工作信心十足:遥控船搭载走航式ADCP,快速响应精准测流;在沱江资阳段没有水文站的情况下,手持电波流速仪显示出巨大的威力,监测人员在桥上让它对着河水表面,几十秒就可以测得水流速度;无人机和遥控船调查水上水下全地形。以前测一次流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只需要10来分钟,效率提升一目了然。
充分发挥“硬核”力量,关键在于做强“软件”。本次应急演练的预案要求,要把超标洪水、山洪灾害和水污染事故等涉水应急处突作为今后水文监测工作重点,各部门立即进入临战状态;要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努力提高防灾避险的科学性、时效性;要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确保水情、汛情、险情等及时上传下达。本次演练也检验了资阳水文应对水灾害事件的协作联动和快速响应能力,锻炼了队伍应急监测能力,学习了无人机、遥控船等新技术、新设备,发现并总结了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以期达到完善应急监测预案、提升整体应能力的目标。
“硬核”提升正在路上,“软件”升级也时刻进行着。本次水文监测应急演练中展示出资阳水文一贯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业务能力,,必将为资阳市防汛减灾提供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