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监督电话:028-65523273
X
雨情分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汛情就是命令,防洪就是水文人天职。8月12日以来,受沱江上游地区连降暴雨影响,沱江资阳城区段和沿河乡镇受到巨大的防汛压力。资阳水文中心迅速调动人员、设备奔赴抗洪前线。全体干部职工“抢”字当先,全力投入防洪减灾之中。他们克服设施设备短缺等重重困难,积极开展水位观测、流量测报、水毁设施修复等基础工作,为各级政府防汛调度提供数据支撑。

防汛准备“先几步”

由于历史原因,资阳市境内的中小河流水文站遗留问题较多,设施设备缺乏日常维护保养,备品备件严重不足。在汛前整站阶段,中心领导要求大家带着问题意识去发现、梳理中小河流水文站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思想上、行动上都“先几步”,做到“考虑长远,准备充分。”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中心抽调多名业务技术骨干,分组逐站开展汛前检修维护工作,在资金极度短缺的情况下,想办法、找路子,保质保量完成了44个雨量站、7个水位站、6个水文站巡检和维护工作,确保水情遥测系统正常运行,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大洪水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外,中心修订、完善了沱江资阳段和辖区内中小河流预警预报方案,做实了水文监测应急预案。完成了沱江干流2018年“7.12”洪水、小阳化河等2019年“7.23”洪水洪痕调查,摸清河段水文特征,测绘流域地形图、制作洪水淹没线,为应对今后区域性突发性特大洪水积累经验。

6月25日,针对资阳市无国家基本水文站的现实情况,为应对沱江干流可能发生的洪水,资阳水文中心在资阳城区沱江三桥下游100米处设立了遥测水位站。8月13日洪水过后,中心立即安排修复水尺被冲毁、水位计气室被冲掉的遥测水位站,设立应急水位、流量监测站。16日上午,中心派出测量小组对城区防洪重点部位进行洪痕高程测量,并通过河道比降、河道断面情况等条件,推算出即将过境的“8.17”洪水洪峰水面线。

水文监测“早一点”

12日,中心主任何宇主持召开了防洪应急监测动员会。他强调,洪水监测和预报必须精细精准;要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克服没有水文站的困难,早准备早行动,尽快初步确定水位流量关系线,组成沱江资阳段防洪第一道防线。

按照应急响应预案,机关业务、行政人员与测报中心人员统一调度、统一分配,采取3班4段制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开展测验工作。每班次4名职工,2人分别同时在沱三桥防洪控制断面和汪家壕排涝站观测水位,2人在沱江三桥上进行流量测验,在水位上涨较快时,每0.3-0.5米施测一次。

监测人员在桥上既要操作仪器,又要记录数据,还要把资料成果迅速点绘在水位流量关系线上,到了晚上,每人裤兜里都揣着一支手电筒,不仅要穿着水下工作服去清理被树枝杂草层层缠绕的水尺,还要不时跑到两边断面对比校准人工水位与遥测水位。16日晚,资阳地区普降暴雨,水文职工穿着雨衣,紧张有序地工作着。一阵又一阵风雨从斜刺里压来,雨衣渐渐失去了防护作用,王娟、闵雯雯等几个女同志鞋子裤子全湿透了,脸上沾满了雨水。她们抹了一把脸,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为了尽快实现“早一点订出水位流量关系线”的目标,监测人员日夜奋战在沱江三桥断面上,打好了沱江资阳段防洪第一仗。截止18日10时,共测得流量31份,实测最高水位355.32(汪家壕断面),最大流量8100m³/s,最高水位变幅7.54m,初步摸清了该河段“洪水的脾气”。

预警预报“快半拍”

资阳地区境内各条河流无历史水文资料,各防汛单位仅能根据上游成都三皇庙水文站实时水位流量,提前粗略估计洪峰时间和水位高低。面对沱江资阳段自1981年以来最大洪水(推算),无论是沿河群众还是各级领导,大家心里没底,都希望资阳水文中心的洪水预警预报能够“快半拍”。

资阳水文中心迅速启动防洪应急监测预案,中心领导与水情预报室职工连续90多个小时坚守在水情值班室,分析会商雨水情形势,及时优化调整监测方案,指挥调度监测工作,每半小时发布、报送实时水位、流量信息,为市各级领导防汛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每每这时,最让大家精神紧张的是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最让大家惦记的也是有没有电话声响起。截至18日10时,共接听市县各级防汛单位和沿河乡镇政府、企业、个人的电话咨询400余次。资阳水文中心认真回答来电咨询,用行动发挥水文价值,给沿岸各级政府和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本次洪水过程中,资阳水文中心加密雨水情监测、收转发频次,共网络收转发水情信息2000余条,人工发送水情信息300余条;及时发布洪水预警,共发布洪水橙色预警1期、水情简报4期、水情预测8期、水情快报10期;认真开展洪水分析预报,洪峰出现时间预报精度达良好等级,洪峰水位预报精度达优秀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