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至6日,省水文局局长刘祥海、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凌先得一行赴眉山市洪雅县调研青衣江防汛与水文工作。
刘祥海、凌先得一行前往洪雅水文站详细调研该站抗击2020年“8.18”特大洪水工作开展情况和水毁情况,对上迁水文站基本断面及采取的测验方式提出严要求;前往百花滩水电站,调研电站水工建筑物布设,流量下泄方式以及电站机组类型等,探讨洪雅水文站利用电功率和水工建筑物推流的可行性。
6日上午,调研组在洪雅县水利局召开青衣江流域电站防洪调度工作座谈会。会上听取了青衣江眉山段各水电站、洪雅县水利局、眉山水文局和眉山市水利局在应对“8.18”洪水中采取的调度运行措施、水文技术支撑、水行政部门监督举措等方面的工作汇报。
刘祥海强调,一是要强化水文监测手段。通过优化方案,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采取新技术新手段,丰富监测方式,提升监测能力,提供高效优质的水文服务。二是加强流域协调能力。地方要加大对水文支持,各级电站要配合水文开展枯水期和汛期工作,让水文更好地“服务地方、融入地方、共建共管”,在防汛减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凌先得作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了各单位的努力与成绩,指出在“8.18”百年一遇洪水中,水行政部门防汛减灾措施有力,水文部门支撑作用明显,有效降低灾害损失,做到了人员零伤亡。同时指出各级水电站在流域调度过程中存在信息沟通不畅,调度不一致等问题。他要求,一是水行政部门要强监管。加大对各水电站的协调管理,完善沟通协调机制。二是水文要为水利“防风险、强监管”提供坚实支撑。强化水文自身建设,结合实际,利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预报精准度。三是水电站要强化管理。完善协调机制,做到信息共享。最后他希望各单位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防汛减灾工作中确保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真正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