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姑娘,正值桃李年华,青春刚刚登场,在家还是父母的宝贝女儿,可她们毅然决然选择远离城市的繁华,舍青春予滔滔江水,来到了一个叫做水文站的地方,成为一名水文工作者。今天,我们讲述的两位坚守水文测报一线的90女孩是内江测报中心职工吕睿和唐晓蕾。
内江水文测报中心位于内江市史家镇四美大桥旁,荒凉的河边孤零零的院子,距离城区7公里,地处偏僻,远离城区,生活交通极其不便。再加之水文工作的特殊性,开展工作常常要到更偏远的水文站,其中艰辛和枯燥常人难以想象,在几根黑白相间的水尺之间,两个年轻的90后女孩穿着救生衣,日夜忙碌在河流旁。
“刚来内江水文测报中心,感觉这里很偏远,院子里、河边荒草丛生。”吕睿对初来测报中心艰苦记忆犹新。谁还不是家里的小宝贝呢?吕睿是2020年8月才进入单位的,最初来到这个岗位,也有过迟疑,自己真的能坚守河边,忍受枯燥吗?虽然内江水文测报中心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但进城还是不方便。工作和生活就是江边看水位、测流量,办公室整编枯燥的数据。可她在片刻迟疑后,还是选择留下来。
95年的小姑娘唐晓蕾则不一样,她很早就见识了水文工作的艰辛,出生于水文世家,水文精神在祖孙三代间流转传承。别看她瘦瘦小小,身上洋溢着知难而上勇气与斗志。一串串枯燥无味的数据没有难倒她,一段段艰难险阻的跋涉没有吓退她,办公桌旁她正不骄不躁记录、整理校对水文资料。
每年汛前整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天气步入酷暑,女孩也跟着男同事一起冒着酷暑砍树、割草,城里女孩哪里吃过这种苦,一天下来手上都是水泡和肉刺。她们毫无怨言,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慢慢得心应手。她们吃苦、朴素、求实,用青春和汗水坚守水文人这份职责,用稚嫩肩膀接过老一辈肩上的重任。
水文人的工作不好干。汛期最是忙碌,风狂雨骤时,别人都往家里躲雨,可是水文人却要往河边跑测流。7月14日受上游来水与区间强降雨的共同影响,内江沱江资中县登瀛岩段迎来了2021年首轮洪水,内江测报中心严阵以待。15日,内江市辖区各流域均面临涨水过程,汛情就是命令,晓蕾和吕睿两位同志值守内江站,她们扎起头发,挽起裤腿,时刻紧盯水尺涨势,每涨60-70公分就要测流一次,风雨肆虐的江边,谁言女子只娇柔,雷雨闪电阻挡不了她们的脚步,深一脚浅一脚向水尺断面奔去,安装流速仪,去除铅鱼上水草,任鞋里被灌湿,水顺着裤脚流下嘀嗒作响。在汛期,通宵值班是常态。黑漆漆的夜里,只有哗啦啦的雨声陪伴她们。黎明时分,大雨停了,水退去了,可工作并没有停止,断面阶梯上洪水带来的淤泥还要清理。
多少水文工作者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但是他们选择了这份工作,也就意味着要主动承担这份责任。你说他们想不想家?当然想。晓蕾和吕睿都是才毕业的年轻人,家是心中最为柔软的地方,只是为了一个水文人的坚守与职责,他们懂得坚忍奉献、更懂得隐藏伪装、更懂得权衡取舍。想家,自有可想之处。在工作中慢慢认识到水文工作的孤苦,但是从未想过退缩,用自己默默无闻的坚守,守护一方安澜。
蜿蜒沱江奔腾不息,有时平如镜,有时怒如涛,除了日月星辰的陪伴见证它变迁,年轻一代水文人于冲波逆折处坚守更显它壮丽。为护一方安澜,年轻的女孩将青春献给水文站,把汗水洒到沱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