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凌晨5时35分,绵阳水文中心水情预报工作群闪烁跳动的信息中,一条来自平武水文测报中心主任张东转发的消息瞬间吸引了所有值班人员的眼球。“紧急报告,木座地区可能遭遇山洪泥石流,请下游注意,目前河道洪水涨势很快,流量无法预计,阴坪电站已恢复天然河道……”这条消息犹如一颗陨石打破了夜空的宁静,顿时高度警醒着绵阳水文中心彻夜值守的水情“侦察兵”们。
“密切关注平武水位,随时报告!”当日带班领导绵阳水文中心主任张林立即发出指令。
“收到!实时跟进后续情况。”
“平武水势上涨很快!”
“我们正在抢测洪峰,上游来水含沙量很大,连波浪都比往常洪水小了很多!”
“可借机多种方法测流分析高含沙水流对平武的影响”……
一时间工作群沸腾起来,互通情况、提醒建议,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更迭刷新。
张林随即拨通了电话,指示张东立即全面了解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直达现场收集第一手情报。挂掉电话后,他三步并作两步奔向灯火通明的水情值班室,通过水情平台详细了解了木座地区周边站点的实时水雨情情况,紧急召集绵阳水文中心党政班子和技术骨干进行会商研判,当机立断启动应急监测预案,对木座乡灾害水文应急监测预报工作做出了部署。
绵阳水文中心水文监测室主任,应急监测队队长——李晨琦接到命令后,按照预案迅疾响应,与叶寒、林明、何光波三人组成应急监测队,收拾行囊、整装待发。
在接下来的半小时内,一直无法与张东取得联系,中心领导决定与时间赛跑,下令应急监测队立即向着平武进发!
一进木座,初探灾情
前往平武的路上车辆穿梭如织,虽然延缓了车速,但道路还算畅通。由于通讯中断,灾区的消息尚不明确,监测队员们只得按照最坏预想商讨着各种监测方案。中午12点左右,应急监测队到达平武县城,一边等待着先锋探路的张东从现场返回,一边忙着补充油料和物资。很快,张东带着一身的泥浆回到了平武水文站,带来了现场的实情,大家经过会商,立即调整装备,分工部署,赶赴木座。
13点30左右,应急监测队到达木座藏族乡受灾现场。乡镇原本的街道上正淌着湍急的河水,整个场镇都是一片汪洋,幸存的房屋像是汪洋里的一块块礁石。救援人员从乡政府背后靠着山边打通了一条狭窄的救援通道,正在紧急施救。一副副担架不停地向外输送着被困的老人和小孩,刚刚被救出的母亲抱着在外面焦急等候的女儿放声大哭,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忙碌地来回传递信息,收集整理失联人员和被困群众情况。灾害无情摧毁人间安宁,人间有情守护江河安澜,大灾面前水文人责任在肩,义不容辞。快速摸清洪水淹没情况和河道行洪实况,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四位成员顺着山边翻进了黑水沟右岸的河边,巨石、木材壅塞了原来的黑水沟河道,洪水在整个场镇的街道上肆意流淌。应急监测队用手持电波流速仪测出了右岸串流的流速,但很难看清整个洪水形势。观察了下周围,乡镇府的房屋还很稳固,够高也更靠近河道,沿着救援人员用防盗门板搭建的横桥,监测队翻进了乡政府,在二楼查看了洪痕后走上楼顶拍摄下了整个场镇过水情况的流态和水势,为后期的分析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12日深夜,绵阳水文中心应急监测队成员与各级水利部门的专家彻夜未眠,依托木座乡附近平武、水晶、和平3个水文(位)站的实时水位、流量信息,深入进行技术分析和形势研判,此时救灾指挥部对于灾害的成因和后期的救援处置方案仍在紧锣密鼓的研讨之中。
二进木座,全面摸排
13日一早,绵阳水文中心副主任吴章平受中心主任张林的委托带队前往平武指挥应急监测抢险工作,与先期到达的应急监测队汇合后,再次前往木座,挺进灾害中心,全面摸排踏勘河道汛情。
木座藏族乡场镇口,横置着长长的警戒线,路口停放着消防救援车、医用救护车,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穿梭忙碌,进入场镇的通道稍显拥堵。听说是前来调查洪水灾情的水文专家,工作人员热情招呼,立即进行着协调衔接。由于洪水尚未完全退去,进入场镇的必经之路仍然受阻,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安排下,监测队员搭乘消防救援吊车,渡过洪水漫滩,进入到了场镇的中心。洪水退去后的场镇一片狼藉,民房倒塌、门店冲毁,车辆被洪水冲积在一起,农田作物全部淹没。屹立在河边的一间民房内,洪水肆虐后的印记高达一人之高。应急监测队全面探寻实况后,来到主河道旁,原有的河道河床抬高、卵石重重,流态紊乱、水势凶猛,断面已被淤积的泥石分割成了好几部分。为进一步测算灾害发生时的洪水流量,强力支撑成因分析,监测队员必须立足主河槽,一探虚实。李晨琦随手捡起一个鹅卵石,朝着河床中心用力扔了出去,通过卵石落水的状态和声音,初判水深;紧接着,他一手拾起一根约两米长的竹竿,一手拉着监测队员叶寒,二人相互搀扶,步履维艰,涉水过河,迎浪前行,实探河宽。“脚下踩稳!小心点!注意安全!”站在岸边的吴章平一边焦急地提醒着他们,一边密切关注着周围的状况,不停地做出部署指导。蹚过两条串沟,艰难到达河心滩,在叶寒的配合和保护下,李晨琦俯身探头,将竹竿插入水中,并卡指丈量着从洪水中抽出的竹竿,两人经过一番交流后,转身回头,一人双手捂嘴呼喊,一人五指合拢比划回应,“主河槽5米宽…5米宽!”,铿锵有力的声音冲破洪水的滚滚咆哮向着对岸传来,这声音蕴含着水文人英勇无畏的自豪和专业自信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