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主任,以前只晓得涨了水你们忙,没想到干旱久了你们更忙。”阳化河边,在河里舀水灌溉庄稼的的农民感叹道。
早上8点,刚升起不久的太阳已调到了最大的火力。资阳水文中心雁江水文测报中心主任汪勇大半截身子泡在水里,手中摆弄着在线生态流量监测水位计气管,认真对设备进行维护,额头上脸上被汗水浇过一遍又一遍。
“防汛、抗旱,水文监测都要打前站。”他回答道。
防汛“第一岗”也是抗旱“第一岗”
6月起,资阳市晴热高温持续,降雨普遍偏少,降水较以往年份明显下降,抗旱形势严峻、任务紧迫。
作为水资源管理技术支撑单位,资阳水文中心启动了新的任务:想群众所需,急群众所急,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全面监测各重点部位水位和流量,分析评估因水资源缺乏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措施。
汪勇是野外测量负责人,他带领监测队伍,一直奔走在水资源监测第一线。他说,防汛抗旱“第一岗”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而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走一处算一处,干一件成一件,让资阳水文说资阳话,争取探索一条中小河流水旱灾害防御的“资阳经验”。
资阳水文中心主任何宇要求,水文职工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凡事提前一步想,着力监测好生活、生产用水,不折不扣推动抗旱减灾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坚决打赢抗旱减灾这场硬仗。
“夏常在”里的水资源监测
持续的干旱,让老百姓感叹“夏常在”。而资阳水文中心最关注的却是生活生产用水增加,以及资阳市境内各中小河流生态用水的巨大压力。为力争各中小流域生态流量达标,8月以来,资阳水文中心会同市级相关部门会商、巡查断面流量达标情况,开展生态流量监测,充分发挥水资源监测和服务功能。
在二郎村,汪勇带领监测人员现场测验了阳化河的生态流量,并以保和水文站每日在线监测到的生态流量变化情况,对整个流域中下游的生态流量达标情况进行全面评估。8月2日,根据评估结果,资阳市水务局督促二朗滩水电站关停一台发电机组,以保证该流域生态流量稳定达标。
何宇表示,我们将健全资阳市水资源管理联动机制,拓展水文、水务等部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建立发现及时、处置有效、监督有力的水资源管理长效机制打下良好基础。下一步,资阳水文中心拟适时开展毗河工程一期供水动态监测工作,让社会各界做到“心里有底”。
即便干旱,对“防汛”也不可掉以轻心
长时间干旱,让不少群众对山洪灾害、超标洪水等防御意识松懈,在思想上麻痹大意,甚至进行一些涉水方面危险性的活动。
8月8日以来,资阳水文中心开展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洪”为主题的防汛减灾宣传教育进工地、进社区活动。活动重点宣传了山洪灾害的类别和危害性、山洪灾害防御和避险措施,以及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发生的特征、基本自救常识等。
在资阳水文巡测基地建设工地,志愿者向建筑工人讲解了汛期山洪灾害特征及防范要点,普及了预警、预报和逃生方法等防灾减灾自救知识,发放了宣传知识手册。在置地城小区大门口,志愿者现场发放了防汛知识宣传手册,同时借助宣传展板,向群众讲解安全度汛常识和汛期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升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汪勇说,越是干旱,思想上这根弦越要紧绷,越不能掉以轻心。我们作为水文第一线工作人员,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理念,紧紧围绕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防洪减灾知识,让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