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治水思路,泸州水文中心在推进水质水生态监测方面紧紧围绕水利部、水利厅以及省水文中心对水质水生态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实际,通过水质实验室基础建设与水质监测队伍建设同规划同建设,以硬件与软件双向推进为举措,加快水质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
夯实硬件强基础。为规范实验室建设,泸州水文中心以巡测基地建设为契机,规划设计了独立水质监测实验楼,实现了实验室与办公用房分离,切实保障实验室的规范、科学管理及安全。设计建设的三层水质监测中心面积共1000平方米,功能完善后,将满足水质与水生态监测的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目前,实验室主体工程建设已全面完成,实验室内部一、二层装修施工已完成80%。
积极谋划推进队伍建设。为切实强化水质水生态监测工作,泸州水文中心班子在水质监测中心建设规划初期就提前谋划部署了水质监测队伍建设,将以应用化学、分析化学等专业为主的应用性水质监测人员的引进纳入三年人才规划。2021年底通过公开招聘,招聘了2名水质监测岗位人员到岗工作。
强化人员能力提升。7月18日,泸州水文中心将2021年水质室新进人员送至内江水质实验室进行基础业务培训。两位“新人”在实验室巩固学习了天平的称量、溶液的配置、滴定等实验室的基础操作,并在内江水质中心“老人”的带领下,学习了总硬度、总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方法以及ICP、离子色谱等大型仪器的操作。在学习过程中,科室负责人刘颖对两位“新人”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逐一作了说明,进一步强调了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希望两位“新人”提高思想站位,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
8月19日,泸州水文中心水质水生态室负责人组织两位“新人”进行了第一次基础能力考核,并召开了阶段总结会。泸州水文中心主要负责人参与考核全过程,并提出要求:一是要在练中打基础、提本领、强素质,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二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作为水文人的职责和使命;三是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真实反映水体情况,守住水体安全这条底线。
下一步,泸州水文中心将坚持科学谋划、创新发展,一方面进一步抓实抓好水质监测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水质监测中心早日投入运行。另一方面基本培训期结束后,力争将新进人员送到不同的实验室,进行顶岗学习,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监测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水平,打牢业务基础,全面提升水质监测能力,为地方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