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6日,我作为绵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中共第一党支部的一名成员,踏上了绵阳通往新旧北川县城的路程。一路上在我们之间,关于两年前那场大灾难的话题又一次被提起,从眼前平坦的大道到记忆中震撼心灵的场面。对于地震的亲历者来说,感触不会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模糊,它们像是永远活在昨天那般的鲜活。
为了自己肩上光荣的使命,绵阳水文人也屡次奔波在这条从平川丘陵到高山峻岭的路程上。一路上雾气消散,当太阳渐渐把山谷的空气熏染成暖色调,我来到了承载中国国民殇痛的老北川县城。下车后,我们走在安静的县城主干道上,两旁的围栏外便是或崩塌或歪斜或被掩埋的建筑物。无论我曾无数次地透过镜头看到过,听人怎样描述过灾后的北川,亲眼见到地震遗址依然能带给我极大的震撼。镜头里的断壁残垣有时候只是一个冰冷残酷的概念,如今遭遇到了几米之外建筑物下那些或有名无名的生命,想到他们曾在这里呐喊挣扎直至人生终结,想到他们的亲人们曾无数次在这里寻找直至无望,我们不得不沉默,仅以此刻的静谧寄托一份哀思。
北川水文站是我们在老北川的最后一站,站房稍微向前倾斜,内部几乎没有裂痕,灾情状况跟来时路上所见完全是两重天。冬天的通口河水泛着金光,汩汩地流着,清澈平缓而坚定,人们都说大自然有治愈心灵的能力。此刻站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它神秘莫测的力量,看到了这一方河水领悟到伤痛只能逐渐淡去,生命必须始终不断向前。
安昌之东,永安之邻,是为永昌,永昌镇作为新北川县城所在地,承载了北川人民的希望和我们对它满满的祝福。2010年9月25日山东省援建北川的项目全部竣工,将县城移交北川县人民政府。满眼绿树草坪,多得让人辨不清方向的住宅楼,极具现代感美观简洁的办公楼,15个月建成的这座县城会在年底迎来大批居住者。现在新北川的居民并不多,我们见到的最多一类人是孩子。绵阳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新北川体育馆的室外场地进行,不同项目的比赛将他们划分成了几片,可无论是谁,从姿态看来都透着一股子生机活力劲儿。新北川中学是以不逊于许多高等学府的模样出现的,以白色和灰黑色为主色调,青绿色的藤类植物或许只是装饰蔓延其中,却平添了几分灵动。学生们穿行在通透的空间中,娴静而自在。
很多人看罢新县城会发出北川人要过上好日子了的感慨。从一应俱全的硬件设施来看,北川人的日子确实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真正能决定未来北川发展的应该是人民的心态和精神。有这样一位北川老者,震后他和几个老乡在山中狭路相逢,他人都是带着行李出县城,他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却还要带着一个背篓进北川,他说他回去找家里还有能用的东西没,还有种子,以后是还要种庄稼的。说罢他告别老乡,一个人顺着山路走了下去,几步之后回头来跟记者说谢谢你们关心啰。两年过去了,我始终记得他那瘦小的背影,也记得那位哭到不能言语的叫李小萌的记者。一颗感恩的心,一份努力活着的热忱才是北川人民幸福生活的动力,此刻眼前的能抗八级强震的建筑物是绚丽的光彩,而生活的本质却是人本身。北川如此,中国亦如此,生活如此,工作亦如此,爱和希望所以才会得到跨国界跨种族的认同,我们播种下它们的种子将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不论你在何地,也不论你住高屋还是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