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持续推进我省水生态监测工作,落实全省水文工作会“在九寨沟等生态敏感区开展水生态监测试点和研究”部署要求,4月10~12日,全省水生态监测工作推进暨监测技术现场培训研讨会在九寨沟生态水文实验站举行,水质水量水生态“三位一体”监测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省水文中心副主任惠仕兵、九寨沟管理局副局长杜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水文中心水质水生态监测处介绍了全国水利行业水质水生态监测工作进展及我省现状,并就《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如何与九寨沟水质水生态监测及保护有机结合进行了解读。长江委上游水文局就做好实验室功能布局及监测站网优化布设、加强流域区域水文协作、强化全要素监测和成果比对分析等方面进行交流,并开展现场采样技术培训。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作了《世界风景区应对水灾害的智慧及对九寨沟生态监测的启示》主题报告。阿坝水文中心汇报了《九寨沟水质水生态监测试点技术方案(讨论稿)》《九寨沟水生态监测断面勘察报告(讨论稿)》。遂宁水文中心以琼江流域水生态数字孪生系统为例做了交流发言。
惠仕兵强调,水质水生态监测是水文监测的重要组成,是做好河湖健康评价、流域水库生态调度、河湖水系连通与生态修复、供水安全保障等水利工作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是支撑区域水生态保护和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九寨沟水质水生态监测从“点题”到“破题”,是突破性和开创性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找准定位和切入点,水文中心、九管局、流域管理机构、高校要协同发力,同题共答“水生态监测答卷”,共建共融,服务自然遗产永续发展。
杜杰强调,一是开展持续监测。水质水生态监测是一项连续性工作,后期将结合每年汛期防洪减灾、冬季护林防火等开展定期的水文、水质水生态监测,保证河畅水清,以高品质水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二是全力配合工作。九寨沟国家级生态水文实验站水质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开展不仅对九寨沟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还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为摸清九寨沟水质水生态环境数据、探求变化规律及水资源保护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技术支撑。三是加强科研合作。在开展监测的基础上,推动科学研究与应用示范,更好地支撑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统筹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布局。
下一步,九寨沟管理局、阿坝水文中心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充分依托九寨沟生态水文实验站作为我国第一处水文生态监测站群(1处中心站、6处流量站、6个水位站、4处雨量站)的站网布局优势,在开展水质、水量等常规水文监测基础上,向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方面拓展监测领域,同步推进水质水量水生态“三位一体”监测,并与行业主管部门、流域机构、高校和兄弟单位在水生态科研和监测项目中开展深入合作,联合申报相关课题,共同为流域自然保护区水生态监测,为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永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省水文中心水质水生态监测处、九寨沟管理局科研处、长江委上游水文局、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阿坝水文中心、遂宁水文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