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主题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水文作为水利防灾减灾的“眼睛”和“耳朵”,肩负着防汛抗旱监测预警的重任。其安全生产不仅关乎地方发展大局,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筑牢水文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
当前主汛期临近,水情监测、水质检测、预警预报等工作是核心任务,更是我们守护社会安全的责任底线。安全是基石,“安全生产月”活动恰似一剂“强心针”,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全面排查人员、设备设施、水文作业、预警预报、水质监测、后勤管理、在建工程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身边的隐患查起,扎实推进安全隐患整改整治,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
首先,人员安全是安全的核心。绵阳水文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要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主动筑牢思想防线。部门负责人需密切关注员工身心健康与思想动态,确保安全意识时刻在线。安全员要抓住工作例会、集体外业等契机,深化安全法规与警示案例学习,引导全员认清岗位风险,让“安全无小事”“人人都是安全第一责任人”成为本能认知。同时,加强水文测验、危化品管理、交通出行、防火防雷等专项技能培训,通过演练提升应急处置与避险能力,使安全技能转化为守护生命的铠甲。
第二,设备设施安全需常抓不懈。绵阳水文中心设备数量多、种类杂、价值高,任何疏漏都可能埋下事故种子。跨公路、人行通道的缆道一旦出事,极易殃及第三方;无人船、无人机中的高能锂电池,搬运不慎即存爆燃风险。对此,我们必须坚持常态管、创新管。一是对危化品存储、缆道、仪器、机房等重点部位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建立隐患台账,清单式销号;二是深化问题规律性分析,实施分类整治;三是积极应用自动测流缆道、远程监控等新技术,鼓励探索人防技防融合的创新手段,实现“人、机、环、管”闭环管理,以精细态度与专业水平保障设备可靠运行。
第三,水文作业安全面临严峻考验。绵阳水文中心下辖测站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有近一半分布于山区,监测与维护途中极易遭遇坠石、崩塌、山洪等自然灾害,临水、临崖、高空作业更是常态。在极端天气或高洪测流时,风险尤为突出。监测作业务必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一是加强风险预判,科学评估测站防洪能力与作业安全性,审慎决策“撤守”时机;二是密切跟踪河道与天气实况,优化极端条件测验方案,重点防范缆道电力中断、漂浮物冲击等风险;三是动态修订应急预案,提升水文监测实操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第四,预警预报责任重于泰山。一丝懈怠,一条漏发的预警,都可能酿成群死群伤的悲剧。绵阳水文中心党政班子和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带班值班制度,及时发布预警;值班人员要紧盯数据变化,不放过一丝水情异常,拿不准的即刻上报水情预报室判断处置;水情预报室要强化断面冲淤变化判断,强化水雨情信息审核研判,确保水情信息发布缜密专业、精准可靠,为地方防汛减灾提供坚实支撑。
第五,水质监测不容闪失。水质检测操作不规范可能遗漏污染物,引发环境与健康危机;危化品管理疏漏则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必须强化人员安全教育,规范检测项目流程管理,严格落实危化品“双人管理”与废弃处置制度,压实主体责任与监管链条。
第六,机关后勤与网络安全同样关键。绵阳水文中心各部门须动态排查管理区域,特别是档案室、库房等关键区域的用电用火隐患;办公室要加强机关院落、家属区及出租门面安全检查,重点整治人货混居、易燃品违规销售、私拉乱接电线等乱象,特别注意墙体老化脱落、消防通道占用、食堂电气食品等重点环节;车辆管理部门要加强车辆安全管理和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不能安排有问题的车辆外出,也不能安排状态不佳的驾驶人员驾车,确保干部职工的安全;全员需提升网络安全意识,防范钓鱼链接与敏感信息泄露;必要的办公群谁建谁负责,严格管理群内信息,谨防侵入者发布不当言论。
第七,在建工程安全风险多元交织。高空坠落、坍塌、触电、机械伤害等隐患并存。必须强化工地安全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工人安全教育,提升现场安全防护水平。
第八,全员行动方能筑牢防线。要充分利用公众号、户外电子屏等媒介宣传“安全生产月”,普及《安全生产法》等法规;各部门要贯彻“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改不止”要求,持续开展站点地质环境、缆道构件、备用电源等关键点位的自查整改;安办需强化专项督查,通过警示教育推动举一反三。
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但更是可防可控的。虽然绵阳水文整体风险等级不高,但绝不可掉以轻心。今年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关键年,我们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强化底线思维与极限思维,全员查隐患、补短板,全力提升水文本质安全水平,为绵阳水文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