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这句在黎民百姓中广为流传的抱朴含真之语,即肯定了修路能致富的实际成效,亦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锦绣未来的孜孜以求。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交通运输工作时强调,“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于此,既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真情实意,更深刻蕴含着“天下为公”的政治思想和“大道至简”的辩证哲学。
自2024年7月,德阳水文中心特派金竹村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的近一年时间以来,金竹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泥泞颠簸、逼仄坎坷的农村土路,焕然一新变成了宽阔笔直、平坦畅通的柏油公路,以往不起眼的小村庄跃然而起成为了营山县城到周边乡镇的交通要塞和中转枢纽,这条公路的建成,离不开驻村工作队在其中的调停和斡旋、助力和协同。
随着新公路的开放通车,一根根青翠欲滴的辣椒,一颗颗威武雄壮的茄子,一朵朵绰约多姿的蘑菇,从金竹村新建的百亩蔬菜大棚里,以快速便捷的物流运输,在还未脱去自然的氤氲气息之时就陡然登上了大众的餐桌。这个新的“经济带”就是驻村工作队与村委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项目规划到实施修建,从土地流转到与民沟通,从资料报送到文件办理,驻村工作队都发挥了调解、监督、协助的积极作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金竹村驻村工作队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矢志不渝、焚膏继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春耕到夏耘,自春播至夏收,驻村工作队努力协商有关单位,争取到了20000斤新型复合肥,300余包油菜籽种子,并尽数分发给了村民,有效减缓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切实保障了农作物的种植生产。赤日炎炎的五六月份,金竹村的油菜籽悉数成熟,而后收割、曝晒、炒制、压榨,累计可产出菜籽210000斤,榨油75000斤,带动上下游GDP近百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金竹村驻村工作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走村入户了解实际的村情民情,组织召开坝坝会宣讲党和国家最新的政策精神,调解村民邻里之间的纠纷矛盾,联合派出单位、动员社会爱心企业为困难群众慰问捐赠,积极开展“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活动等等,第一书记刘洲同志和工作队员樊珏同志的身影往来其间,不胜枚举。
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有声,中央一号文件推动农村改革走深走实,金竹村的“一带一路”新格局便是驻村帮扶成效的集中体现,在此基础上,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将纷至沓来,沿途汽修、零售商店、餐饮旅馆、物流中转站,以及县城企业溢出、新客商投资等,金竹村的未来或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和进阶式剧变。
与此同时,在驻村工作队的全面性参与和活跃性能动下,同志们“敢作为、善作为、多作为”,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发展变革之中,同志们“匠心独运,敢为人先”,全面深化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时不我待、岁不我与”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召唤,共铸“近悦远来、四海升平”的壮丽山川美景。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德阳水文中心派驻金竹村驻村工作队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全力奔赴在驻村帮扶第一线,破土扎根于乡村田野最基层,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