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连日降雨影响,叙永县大石镇红洞桥村因山体滑坡出现堰塞湖险情。泸州水文中心迅速启动Ⅳ级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组建应急监测队紧急前往大石镇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当晚21时,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颠簸与担忧后,队伍终于抵达堰塞湖核心区。顾不上喘息,队员们首先向现场值守的人员了解情况,随即争分夺秒对周边监测环境进行安全评估。为避开堰塞体下游可能的溃决冲击区,他们果断在堰塞体的上游和下游泄流道选定两处应急监测点。队员们全副武装,做好安全防护,踩着30公分的淤泥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堰塞湖入水口和泄流道布设了多组临时水尺,架设应急自动监测设备,对雨量、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流量进行人工监测。
次日,骄阳似火,室外气温直逼43℃,队员们顶着酷暑,坚守在两处应急监测点,一丝不苟地进行水位校核与流量测验。汗水浸透衣衫,蚊虫肆意叮咬,队员们心中只想必须以最快速度,为灾害处置提供最精准的水文数据支撑。
堰塞湖应急监测,没有惊心动魄的救援画面, 但每一组精准的数据,每一条及时的预警,都是在为下游群众筑起无形的生命防线。这是技术与经验的淬炼,更是责任与速度的较量。在堰塞湖下游,每一秒数据的延迟,都可能意味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应急监测小组还将继续坚守,直至险情彻底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