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朴素的箴言,在党家沟村得到了最生动的印证。一条长2.25公里、宽4.5米的通社连接路,不仅打破了地理的藩篱,更为乡村振兴开辟出崭新的天地。往昔崎岖的“羊肠小道”,已华丽蜕变为承载希望的“致富大道”,为这个占地33.8平方公里、拥有8个村民小组、3873亩林地和1254亩耕地的山村,铺就了通往繁荣的坚实路基。
曾几何时,闭塞的交通如同沉重的枷锁,禁锢了党家沟村的发展。青壮劳力纷纷远走他乡,导致良田撂荒,村庄"空心"化严重,往昔的生机活力日渐消褪。面对此情此景,村两委忧心忡忡。绵阳水文中心驻村工作队的到来,恰如一场及时雨。他们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敏锐地将交通不便锁定为核心痛点,与村两委凝心聚力,经十余次实地踏勘、精准测算,反复论证线路方案;经多方协调争取,成功落实10万元衔接资金,将这条路确立为年度重点攻坚项目。施工号角吹响,工作队与村干部以身作则,“钉”在建设一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严把质量关,路基工程得以高效推进、初具雏形。
尽管尚是毛路,它却如星星之火,瞬间点燃了党家沟沉寂的希望——山里的特产有了销路;远方的游客可以走进来;连片的撂荒地也焕发生机。
展望未来,党家沟村的发展蓝图已然绘就:以道路为轴,以产业为基,以群众为根本。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以工代赈项目,推动毛路硬化升级为畅通无阻的产业致富路,筑牢发展根基;另一方面,沿道路科学布局中药材、高山蔬菜、生态康养三大产业带,形成集群效应,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同时,村里将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出青年人才“归巢”创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将“致富路”越拓越宽,将“幸福账”越记越满。
这条通社连接路,不仅串起了分散的社组,更激活了全盘振兴的引擎。如今的党家沟村,正沿着这条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昂首阔步地奔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一条路,连民心,通致富,见证着绵阳水文中心驻村工作队的实干担当,更昭示着党家沟村在乡村振兴征程上的无限可能。